用35CRM盯紧销售目标:别再靠Excel“瞎猜”进度了!作者:35CRM小编    |   时间:2025/9/05 15:49:51 月底冲业绩时,你是不是也有过这种崩溃——对着Excel里零散的客户跟进记录,半天算不出“这个月目标到底完成了多少”?客户说“再考虑考虑”就没了下文,销售说“快成了”却拿不出具体进展,最后只能靠“感觉”判断业绩走向?其实不用这么折腾,35CRM这工具,就能帮你把销售目标的进度扒得明明白白,从“摸黑赶路”变成“盯着仪表盘开车”。

先说说35CRM到底是个啥。别把它想成冷冰冰的代码堆,它更像销售团队的“全能搭档”——客户信息、销售流程、营销数据,甚至团队的待办事项,全能装在一个平台里。以前销售要切三四个软件查客户、记进度、写报告,现在打开35CRM就能搞定,省下来的时间多跟客户聊两句,不比啥都强?而且它还能出数据分析报告,不用你自己扒拉数据算转化率,管理层看一眼就知道“这个月问题出在哪”,比开会时听销售“口头汇报”靠谱多了。
一、先搞懂35CRM的核心是啥? 它的核心功能说起来不复杂,但每个都能戳中销售管理的痛点:比如客户信息管理,不只是记个姓名电话那么简单。上次客户提过“公司最近要扩产能”,或者“对接人换成了张经理”,这些细节都能录进去。有次我见个销售,跟客户聊的时候顺口提了句“您上次说的扩产计划,我们刚好有适配的方案”,客户当场就说“没想到你还记着”——就这一个细节,单子直接推进了一大步。35CRM就是帮你把这些“暖心细节”存好,不用再靠脑子记。

再说说销售漏斗管理,这绝对是盯进度的关键。它能把客户从“初步接触”到“签约成交”的每个阶段,用可视化图表列出来——比如这个月进来100个潜在客户,30个到了“需求确认”,10个到了“报价”,最后5个成交。哪个阶段掉的人多,一眼就能看出来。之前有家公司就靠这个发现,“报价”环节总掉客户,细查才知道是报价单要等财务审批,来回要3天,客户早被竞品抢了。后来用35CRM设了常用产品的报价模板,销售当场就能出初步报价,这个环节的转化率立马涨了15%。

还有任务与日程管理,专治“忘事”。客户说“下周三再聊”,销售在系统里设个提醒,到点就弹出来;团队要跟进的重点客户,把任务分给专人,进度实时更新,不用再天天开会问“那个客户怎么样了”。我见过最离谱的销售,忘了跟客户的签约时间,结果客户找了别家——有了这个功能,这种低级错误基本能杜绝。

至于数据分析与报告,更是省了管理层的大麻烦。以前要花大半天算“这个月哪个区域业绩好”“哪个销售的转化率高”,现在系统自动生成报表,销售业绩、客户流失率、甚至下个月的销售预测都有,做决策不用再“拍脑袋”,看数据说话就行。
二、 用35CRM盯销售目标,就这四步; 想靠它管好目标进度,别上来就乱点功能,按步骤来才高效:

第一步,先把目标定得“能落地”。别喊“这个月要多卖钱”这种空话,得按SMART原则来——比如“月底前,华南区家电行业的新客户签约量要达15家,客单价不低于5万”。这种具体到“区域、行业、数量、金额”的目标,才能在35CRM里设监控。我见过有家公司,目标只写“提升转化率”,结果系统里没法设指标,最后还是靠Excel算,白瞎了系统的功能。

第二步,把目标拆成“小里程碑”。比如一个客户从接触到成交要走“初步沟通→需求方案→报价→签约”四步,就在35CRM里给每个步骤设进度节点。销售跟进到哪一步,就在系统里更新,管理层打开仪表盘,就能看到“这个客户卡在哪了”“哪个步骤拖了后腿”。有次帮一家公司看数据,发现“需求方案”环节平均要7天,比预期多了4天,查下来是方案要跨部门审批——后来优化了流程,把时间压缩到3天,整体目标完成率直接提了20%。

第三步,盯紧客户互动的每一个细节。客户打了个电话问“售后保障”,销售发了封邮件给“产品资料”,这些都要记在35CRM里。别觉得麻烦,这些数据能帮你判断“客户是不是真有意向”。比如一个客户连续问了3次“交货时间”,说明他很着急,销售就得赶紧推进;要是客户只回复“再看看”,可能就得调整沟通策略了。之前有个销售,靠系统里记录的“客户反复问安装服务”,主动提出“免费上门勘测”,最后成了单——这就是细节的价值。

第四步,别浪费自动化功能。35CRM里有自动跟进提醒,客户3天没回复,系统会自动弹消息让销售跟进;还有定期报告,每周一自动把上周的进度发给管理层,不用销售手动写。这些功能能省不少琐事,让销售把精力放在“跟客户聊”上,而不是“记数据、写报告”上。我见过有团队不用这些功能,销售天天加班填表格,结果客户跟进反而耽误了——这不是本末倒置嘛。
三、看别人是怎么靠它提业绩的 有家做女装批发的中型公司,之前销售目标总完不成,问题出在哪都不知道。用了35CRM后,他们把销售漏斗拆成“客户咨询→样品寄送→报价→签约”四步,发现“样品寄送”后,有40%的客户没了下文。细查才知道,销售寄完样品就忘了跟进,客户等不及就找了别家。

后来他们在35CRM里设了“样品寄出后3天自动提醒跟进”,还让销售把客户对样品的反馈记在系统里——比如“客户觉得面料太厚”,就马上推荐薄款。三个月下来,光“样品寄送”到“报价”的转化率就涨了20%,那个季度的销售目标直接超额完成了15%。

这事儿说明,不是目标定得高,是没找对盯进度的方法——35CRM就是帮你把“看不见的问题”揪出来,再解决掉。
四、别让系统成了“摆设” 1.培训别走过场。别觉得买了系统就万事大吉,得让销售真会用。我见过有团队,销售只在系统里记客户电话,进度跟踪、数据分析全不用,最后说“系统没用”——定期抽半天手把手教,比后面补数据强十倍。

2. 数据要实时更。客户换了对接人、报价调整了,得让销售马上更到系统里。要是数据滞后,你看到的进度就是“假的”,决策也会错。有次有家公司,客户早就签约了,系统里还显示“在报价”,结果管理层又派了另一个销售跟进,差点搞砸客户关系——这就是数据不及时的坑。

3. 多听团队的反馈。销售用的时候觉得“哪个功能不方便”“哪个步骤太麻烦”,别不当回事。比如有团队反映“客户标签太少,没法分类”,后来在35CRM里加了“客户预算范围”标签,精准营销的效果立马好了——系统是给团队用的,得让大家用着顺手。

4. 能整合的就整合。要是公司还用项目管理软件、财务系统,就跟35CRM对接上,数据互通。比如客户签约后,财务系统能自动收到“收款提醒”,不用销售再手动传数据——省一步是一步,效率才高。
其实35CRM不是什么“万能神药”,但它能帮你把“瞎忙”变成“巧干”。不用再翻遍聊天记录找客户需求,不用再靠Excel算目标进度,省下来的时间多跟客户聊两句、多帮团队解决点问题,业绩自然往上走。

不管你公司是小团队还是大集团,选对工具、用透工具,比啥都重要。现在就打开35CRM,把这个月的目标设进去,试试“盯着仪表盘开车”的感觉——你会发现,完成目标没那么难。

热门标签

线索管理 营销管理 市场管理 选型报价管理 售后服务管理 上市公司CRM 集团公司CRM 信创CRM 大中型企业CRM 私有化部署CRM